论文在线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在线赏析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常态:根设置,类合作,行标准,双主体

日期:2015/8/14 8:16:49点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常态:根设置,类合作,行标准,双主体

——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

付成波

摘  要:济南职业学院坚持“与品牌为伍,与巨人同行”校企合作理念,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办学,使校企合作一开始就有了发达的根系;借鉴德国职教模式,对口合作一“类”企业;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整合为学院教学标准,企业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办学双主体。

关键词:校企合作;根设置;类合作;行标准;双主体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但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千方百计寻找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却是企业不积极,即使学校强求来的合作,也基本停留在解决部分学生就业或实习这种浅层次的合作上。正如有学者所说“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

而作为一个成立仅十年的高职院校,济南职业学院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校企合作取得了一连串耀眼的成绩:山东高校第一个校企合作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山东高校第一个校企合作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山东高校第一个与德方共建“双元制”培训项目;“华汽教育”项目、济南二机床集团“高端数控装调订单班”等校企合作办学项目,纷纷落户济南职业学院。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源于学院对校企合作的新探索——“根设置、类合作、行标准、双主体”,已成为济南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新常态”。

一、根设置:与龙头企业共建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

我国高职院校多数由中职升格而来,部分院校由成人高校转制建成。不管哪种类型,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依据现有师资力量而设,有些跟风而设的“热门”专业则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往往是在专业进入了招生计划、学生进了学校以后,才为专业的发展寻求校企合作,这往往造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发展道路模糊等问题。

济南职业学院打破了专业设置后找企业的陈旧思路,本着校企共同做事业的原则,以“行业需求、企业优质、就业保障”为新增专业的前提,在新上专业之初,就已经瞄向了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巨龙,使校企合作一开始就有了发达的根系,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做到了清晰、科学。2014年开设的校企合作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在新上专业之前,学院对国际、国内以及山东省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人才市场需求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详尽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紧缺,毕业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学院审时度势,根据学院专业优势,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瞄准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并与迅达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合办专业。企业投入750万电梯实训设备,共建集专业教学、研发、培训、职业鉴定“四位一体”的电梯类省际中心。

2015年3月,来自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的首批价值400万的电梯设备进驻济南职业学院机械实训车间,后续还将有350万元设备进驻,这些设备都将用于双方合作开办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这些设备被卸下卡车后有序摆放在车间,至今没有拆封。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总监李志弘说表示,下学期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始技能课程的时候再拆封,学生从设备拆封开始,要亲眼目睹并亲身实践电梯安装过程。

其实,李志弘还有另外的打算——在拆封、安装的时候,迅达电梯济南分公司员工也会到现场一起接受培训。学院也尊重企业的利益,校企合作必须要校企双方互利双赢,要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同时,学生与员工一起培训,也恰恰使学生接受了“行业标准”的真实情境教学实训,为其掌握专业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之相同的还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由学院与辽宁天业民用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共建,由企业投入1000万设备,校企共建8个实训室和一个实训基地,建立民航CCAR147培训基地。不仅如此,上述企业还明确表示,将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全员接收合作专业的前三届毕业生。

2015年3月,济南职业学院又与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双方拟积极推进“校中厂”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汽车保险营销、承保、理赔、维修完整业务链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为学院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多重功能。

二、类合作:借鉴德国职教模式,对口合作一“类”企业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类型有订单班、冠名班、共建实训基地等,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是“学校—企业”一对一合作。一对一的合作,可以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但也存在缺陷:由于其完全按照一家企业的用工标准和要求培养,一旦学生不能进入订单企业工作(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就业就成了问题。即使就业问题解决了,这三年的联合培养也沦为了无用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济南职业学院提出并践行的“类合作”,依托适用的载体——中德技术培训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11年,由学院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德资企业三方合作成立。与其他校企合作项目不同的是,合作企业不是一家,而是“一类”——以精确、严谨、质量著称的德资企业。这些企业有:FESTO(费斯托济南气动有限公司)、SKF(斯凯孚济南轴承设备有限公司)、STIHL(安得烈斯蒂尔动力青岛有限公司)、ZF(采埃孚商用车转向机山东有限公司)、VOSS(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公司)、HYDROMETER(山东荷德美特表计有限公司)、CONTINENTAL  AG大陆汽车电子济南有限公司等。今年,一家中资企业也正式加入其中。

在已经毕业的中德技术培训学员中,不乏毕业半年就成为公司技术骨干的例子,收入比自己大学老师还要高。比如中德技术培训中心首期学员王稹稹, 2014年毕业后入职费斯托(FESTO)中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半年后升任钣喷专业技师,负责培训公司钣喷员工,收入已经是其大学老师的两倍。

这一合作项目不是一对一为某一企业培养人才,而是统一按照德国教育部和德国工商大会(AHK)颁布的职业教育大纲的内容,基于德国工商大会的职业技术培训课程体系,为中国德资企业培养技术员工。考核也采用全球统一试卷,由德国认定的PAL机构命题,由独立的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实现了“标准统一,教考分离”。这样的“类合作”,正式建立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毕业生就业有了宽口径。

中德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师除了德国资深技术人员之外,中方人员也必须经AHK上海培训,通过其严格的考核获得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颁发的“双元制职业和工作教育学资格证书”才有资格上岗。AHK负责监督并严格把关教学过程,指定德国资深技术人员指导中德技术培训中心的教学过程。

三、行标准:行企技术标准转换为学校的教学标准

国内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看中的是企业能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接收毕业生,或者能捐赠一定的教学设备。济南职业学院则看中龙头企业掌握的行业技术标准,并将这些标准转换为学校的教学标准。

行业标准是行业对产品、服务等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先进企业掌握着产业和行业技术标准,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将这些技术标准整合为学院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企业资源也可以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合作,基于行业标准建立其适合的课程体系,同时,依据行业标准分解和提炼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能力要素,按照行业标准和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群核心技能,将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与品牌为伍,与巨人同行”,是济南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理念,该校校企合作重点瞄准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的企业,保证了人才培养始终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适应现代技术、现代科学、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机械压力机制造商之一,也是济南职业学院多年来的亲密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实现了“全方位”——设立订单班,共同介入招生过程,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三届订单班学员全部被企业接收,部分优秀员工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2013届毕业生孟祥玉就是其中之一。孟祥玉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目前已经开始带徒弟,月薪超过7000元。二机床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其技术标准代表了机床行业的标准,校企合作培养的学员毕业后不仅可以在该公司大展拳脚,即使到其他机床企业也是如鱼得水。曾有一名在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因家庭原因辞职离开济南回到家乡,很快就在一家机床企业找到工作,并很快成为公司技术骨干。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毕业生掌握了行业最高标准。

2015年,济南职业学院根据山东经济社会需求,实施了校企合作专业布局“三大战役”:汽车类专业“分身”战役、电梯专业“新设”战役、航空机修专业“新设”战役。学院与中锐教育集团紧密合作,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后设立汽车营销等专业,逐步形成汽车类专业群,拟打造“汽车学院”。学院与迅达(中国)电梯集团共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与辽宁天业公司共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填补山东省这两个专业的空白,前景一片光明。

济南职业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由学院机械制造系与二机床集团联合承担的数控资源库建设已经建成,该资源库承担了三大功能:企业培训、合作培养、教学资源。企业可以作为员工培训的资源,学院可以作为学生实训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双方合作承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班资源。

四、双主体: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办学双主体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模式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有效解决了青年就业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我国由于政策不完善等原因,企业并不积极,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所说“职业教育如果离开企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单一化,企业没有站出来。”

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在2015年7月3日举办的“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透露,教育部已收到1186个单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材料,将于年内确定100余家单位,正式推行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而早在2011年,济南职业学院就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引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双元制” 职教体系精髓,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取得显著成效。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入校就被合作德资企业挑选为准员工,也就是“学徒”,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50%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并进行基础操作实训,50%的时间到被订单的德资企业进行专业操作训练,形成了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济南职业学院的中“德双元”制项目被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评选为示范项目,在全国50余个“中德双元制”项目中享有很高声誉。首期学员已于2014年暑期毕业,全部进入德资企业工作,晋升空间广阔。2013年8月,济南职业学院又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进“华汽教育”项目,该项目立足于学院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通过中锐集团在课程体系开发、企业师资派驻、教学设备投入、就业服务支持等多方面的投入,实现专业共建,合作办学。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有一个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企业本身有专门负责培训的部门,比如费斯托集团(FESTO)就在济南建有大型培训中心。而中国企业大多缺少这一机构,难以承担“双元”其中一元的培训任务,让中国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也有硬件上的先天不足。但中国有些大型国企有一个特殊的机制,就是大多建有“技校”,技校可以承担一定的培训职能。济南职业学院就充分利用这一机制,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这一合作专业已获省教育厅批准,2015年开始招生。

学院还借鉴德国模式,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与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双主体办学,零学费入学”项目,2015年正式招生。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开发教材、组织教学,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紧密。学院保证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则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并负责做好岗位技能训练,从而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学费将由企业代交,过后再从学生实习工资中偿还。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在现有政策环境下企业作为培养主体之一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对其他院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洁.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2]邱致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3]裴芳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型与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4]田巨,王舰.行业标准框架下现代学徒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12):9-11.

 

(作者简介:付成波,济南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联系电话:0531-82627568,手机:13256136135

邮箱:286177638@qq.com,QQ号:286177638

通讯地址:济南市舜耕路12号济南职业学院办公楼309

邮编:250014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意识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收藏本站|硕士报名
您是网站第 位访客,今日访问量
潍坊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府佑巷2号 邮政信箱:261061 信箱 编码:261000
网站管理电话:0536-8280802 潍坊院区电话:0536-8709573 传真:0536-8280802 Email:sdjkyb@126.com
Copyright © 2014-2015 山东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鲁ICP备15018745号 技术支持:山东云电商教育集团有限公司